不锈钢材质的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锈钢材质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硫酸 - 硫酸铜 - 铜屑法:适用于检验几乎所有类型的不锈钢和某些镍基合金因碳、氮化物析出引起的晶间腐蚀。试验时将试样置于硫酸 - 硫酸铜 - 铜屑溶液中,在沸腾状态下保持一定时间。奥氏体不锈钢在此溶液中的腐蚀电位处于活化 - 钝化区。试验结果采用弯曲试样放大镜下观察裂纹或金相法评定,若试样表面出现晶间腐蚀裂纹,则表明材料具有晶间腐蚀敏感性
硝酸法:适用于检验不锈钢、镍基合金等因碳化物、σ 相析出或溶质偏析引起的晶间腐蚀。通常使用 65% 的硝酸溶液,在规定温度下对试样进行浸泡,奥氏体不锈钢在此溶液中的腐蚀电位处于钝化 - 过钝化区,试验结果以腐蚀率评定,腐蚀率越高,说明晶间腐蚀敏感性越大
硝酸 - 氢氟酸法:主要用于检验含钼奥氏体不锈钢因碳化物析出引起的晶间腐蚀。该方法试验周期短,但全面腐蚀严重,试验结果须采用同种材料敏化和固溶试样的腐蚀率比值评定。通过对比敏化试样和固溶试样在硝酸 - 氢氟酸溶液中的腐蚀率,可判断材料的晶间腐蚀倾向
硫酸 - 硫酸铁法:适用于检验镍基合金、不锈钢因碳化物析出引起的晶间腐蚀。奥氏体不锈钢在此溶液中的腐蚀电位处于钝化区,试验结果采用腐蚀率和固溶试样腐蚀率比较来评定,若试样的腐蚀率高于固溶试样的腐蚀率,则材料可能存在晶间腐蚀问题
草酸浸蚀法:主要用作检验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筛选试验。电解浸蚀时腐蚀电位处于过钝化区,浸蚀后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浸蚀组织分类评定,根据浸蚀后组织的形貌特征,如晶界腐蚀程度、碳化物析出情况等,判断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12.
电化学试验方法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 法):在特定溶液中将试样钝化后再活化,测定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以再活化电量评定晶间腐蚀敏感性。该方法具有快速、定量、无损等优点,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程度,再活化电量越大,表明晶间腐蚀敏感性越高1.
恒电位法:根据晶间腐蚀敏感材料与耐晶间腐蚀材料不同的阳极极化行为来检测腐蚀敏感性。通过测量极化曲线的形状或者通过第二阳极峰来检验和判断晶间腐蚀,但此方法较难区别敏化与非敏化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物理试验方法
金相法:通过金相显微镜直接观察不锈钢的金相组织,包括晶粒大小、形状、晶界特征以及碳化物等析出相的分布情况,从而判断材料是否存在晶间腐蚀。若晶界处出现明显的腐蚀迹象、碳化物沿晶界析出等,则可确定材料发生了晶间腐蚀48.
弯曲法:将经过腐蚀试验后的试样进行弯曲,观察弯曲部位是否出现裂纹。若试样表面存在晶间腐蚀裂纹,弯曲时裂纹会进一步扩展,使试样更容易断裂,从而判断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